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这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强有力支撑,反映了国家对工业互联网的高度重视。此役,或将奠定未来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产业链中的位置。
3.支持工业企业建设改造工业互联网企业内网络。在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轻工家电、信息电子等重点行业部署时间敏感网络(TSN)交换机、工业互联网网关等新技术关键设备。支持建设工业无源光网络(PON)、低功耗工业无线网络等新型网络技术测试床。(注:这几个行业的信息化程度很高,其中的龙头企业将必然是工业互联网先行者。)
4. 实施工业互联网IPv6应用部署行动。组织电信企业初步完成企业外网络和网间互联互通节点的IPv6改造,建立IPv6地址申请、分配、使用、备案管理体制,建设IPv6地址管理系统,推动落实适用于工业互联网的IPv6地址编码规划方案,通过支持建设测试床、开展应用示范等方式,加快工业互联网IPv6关键设备、软件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应用部署。
5.推进连接中小企业的专线提速降费。支持高性能、高灵活、高安全隔离的新型企业专线的应用。发布提速降费专项行动文件,降低工业企业网络使用成本。(注:这个“专线”值得重点关注,提速降费是电信运营商的话语体系,如果基于互联网的话,提速降费还是问题吗?)
6.加大工业互联网领域无线电频谱等关键资源保障力度。研究工业互联网用频场景和频率需求,制定完善工业互联网频率规划和使用政策。
时间节点:2020年前,企业外网络基本能够支撑工业互联网业务对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的要求,IPv6改造基本完成;实现重点行业超过100家企业完成企业内网络改造。
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二)标识解析体系构建行动
行动内容:
7.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和整体架构,统筹协调根节点、国家顶级节点、注册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开放授权一批二级及以下其他服务节点运营机构。
8.建设和运营国家顶级节点,提供顶级域解析服务,与国内外各主要标识解析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形成备案、监测、应急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运营标识解析二级及以下其他服务节点。
时间节点:2018年完成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组建,承担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管理机构职能,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架构,启动建设3个左右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2020年建成5个左右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形成10个以上公共标识解析服务节点,标识注册量超过20亿。(注: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将是和信息通信研究院同等行政级别的部属机构,一定要关注这个机构,十分重要。)
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行动